第163章 劝降(1 / 2)

('第163章劝降

对于章惇,沈易安心中总是怀着一些感受,如果非要准确表达,那一定是前世他姥姥的常用词儿“膈应”。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章惇做过许多让人不齿的龌龊事,比如诟病哲宗贤良的孟皇后,最后以至于被废,安置在嫔妃们出家的瑶华宫;再比如要挖司马光等人的坟、激化党争、出言不逊等许多下作之事。

然而,在对外战事方面,章惇却是文人中少有的“鹰派”作风,但这些也不能中和他在沈易安心中的“膈应”。

此时的章惇,已经几次向赵佶表明要告老还乡,赵佶都没允许,沈易安十分清楚,自己此时出现,已经完全打乱原有历史,这章惇,还是早点告老还乡的好,要不然过一阵子也要被贬官,到了地方,一样兴风作浪,招人膈应。

章惇放下望远镜,没有回应沈易安。从第一次见到沈易安开始,章惇就对他没有任何好感,此时更是无法理解皇上为何会让一个平头百姓来领兵作战。

一旁早就跃跃欲试的李纲悄悄拿过望远镜,贪婪地望向远处快速行进而来的辽军。

“三路包抄,中路主力,应该最早抵达城下,到时候一定会尽全力攻城,牵制我方,配合两外两路抵达,然后三路一起发起总攻……”

李纲分析过后,笑着问沈易安:“我说的对吗?”

沈易安不置可否,只是问他:“我只想知道,你是如何混在队伍中跟来的。如果我们的军队这么轻易就能混人进来,这支军队不要也罢。”

李纲得意笑道:“再简单不过,我只不过请了蔡王帮我跟主帅通融,然后我就来了。”

“呵呵,真是好简单啊,真是好凡尔赛。”沈易安举起望远镜评价。

不到一刻钟,辽国大军就已经锣鼓喧天地到了护城河外,先遣的骑兵站好队形后,盾牌当前,弓箭手在后,一声令下,剑矢就朝城墙上射来。

每一支箭都锋利无比,刷刷刷地朝着耳墙而去,给其余过河的士兵争取时间。

然而,城墙上却不见一兵一卒,没多大一会儿,指挥战斗的耶律延禧就举手下令停止射箭,观察片刻后笑了下:“懦夫!”

本来准备以沙袋填河,见此情形,耶律延禧大喝一声:“浮桥,搭浮桥过河!给我上啊!”

士兵们迅速抬来梯子,将梯子一个接一个地扔下去,再快速铺上木板为攻城做准备。

就在浮桥铺到只剩下最后两仗时,耳墙里忽然扔出几个香瓜大小、黑乎乎的东西,发出嘶嘶地响声,落到了铺桥的士兵旁边。

辽军从没见过这东西,好奇地望着落在自己身旁水中的这玩意,就在这时候,水面接连发出巨大的爆炸声,木板碎片、模糊的血肉以及水花同时飞溅,黄绿色的护城河水瞬间被染成深浅不均的血色。

没被炸到的士兵慌乱地回到岸边,被同伴拉了上来,射手们又开始刷刷地射箭,然而许多马匹都受了惊吓,根本不服从命令,嘶叫声和焦躁乱撞的声音充斥整个城下。

仅仅几个手雷,就让城门下乱作一团,沈易安满意地笑了下。

这手雷是可以短暂防水的,是军研所的杰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有炸弹在水下迸发的威力都要比陆地大许多。

历史有随即性也有必然性,沈易安并不想故意改变历史进程,可是为了保护更先进的文明,他只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他相信如果大宋没被灭掉,日后的发展不可估量。

当然,这不可估量的发展离不开他这个合格的穿越者。

耶律延禧被这一幕短暂吓住,很快他就恢复理智,指挥所有人后退,将距离拉开到手雷可及范围之外。

最新小说: 柔弱小雌性好孕,众兽夫抱着轻哄 被赶出家门后,我考上了文武状元 魂穿皇帝岛,我被嬴政带飞了 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 带百亿物资穿越成农家小福宝 第一权臣之路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 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