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苏颂沙哑的声音响起:“明儿散朝韩公廉就去与你会面,可好?”
“大善。”
离开苏府,李诫长出一口气:“别看赵郡公看上去很健朗,其实内里已经虚了。从今往后,莫不要像今日之情形如此气他,他气性大。”
沈易安也心有余悸,这老头子毕竟八十多了,万一一个不小心给气死了可怎么办?他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谁来继承?
还有两日就是寒食节,寒食节之后便是清明,此时汴梁城里已然一副盛春之景,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孩童嬉闹的声音,秋千和蹴鞠的人随处可见;因向太后去世,本该热闹的元宵节收灯春游也没有往年热闹,加上躲过雹灾,人们仿佛把出游的热情都留在了寒食和清明两日。
从三月一日起,金明池和琼林苑就对民众免费开放,生意人早早就在园林内外占了位置,坐等这一个月的商机。
沈易安自然不会错过,虽然他没能在三月一日就赶回来,但像解店的齐老板、加盟快餐店的老板,早就替沈易安占了好几处绝佳的位置,且统统都不要钱,自然,在沈易安得知这消息时,沈氏集团日报也以加粗字体进行了感谢,一夜之间,这几家店在商户间就名声大起,让更多的人知道依仗沈易安的好处。
北宋汴梁春游胜地主要有四处,被称为“汴梁四园”,分别是琼林苑、金明池、宜春苑和玉津园,其中又以金明池最负盛名,因清明那几日,高高在上的天子也要携家眷来金明池观看水戏、与民同乐。
这些内容沈易安前世在书中度过,如今要亲身经历,还真有些兴奋。但刚从延州回来,他还有许多事要做,与沈通达交代一通后就让萧原套上马车,回去了芳故居。
两人在凌山村下车,步行至芳故居,远远就看见小河徜徉,成片的梨树,以及掩映其间的小院子。
越走近,越发清晰听到嗷嗷地小猪叫声。
按照沈通达所说,耶律辛基一共抓了三百多头小猪,如今就在芳故居旁边的猪舍里。
再走近些,低矮的猪舍方映入眼帘。
这猪舍一如沈易安交代那番,以青砖铺地,石头围栏,将猪圈隔成一个一个长方形的猪圈,小猪们在耶律辛基的照料下很健康。
一身臭味的耶律辛基见沈易安回来,委屈地不得了。
猪舍的尽头有个小木屋,用耶律辛基的话说,这是芳故居那三个祖宗出钱给他盖的,就是不许他回去芳故居住的意思。
“这几日她们没人来帮过忙?”
耶律辛基摇头:“别说帮忙,连话都懒得理我一句。不过这也不怪她们,各个长得像天仙似的,还能歌善舞,根本不可能让她们来养猪。不过那个沈师师,倒是日日都过来看看,就算不伸手,也要给我唱个曲儿什么的,替我解乏。”
沈易安以为这几个怎么也要意思两天,哪知是眼下这状况,那这三百多小猪一天下来都是耶律辛基一个人照顾,就算是钢铁人也要累死了。
“那她们每日都做什么?”
耶律辛基摇头:“我也不清楚,听哑女说,似乎就是琴棋书画,十指不沾阳春水。日日都是哑女来跟我一起照顾这些猪崽,真是个好姑娘,什么事一教就会,而且连小猪生病都知道该用哪种草药。章术士偶尔也来,还说盼着沈老板回来。”
“难道你没跟沈通达或者程禧说过这种情况?”
“他们都知道的。管家派蓝精灵来过,但是他们不懂养猪,我也担心出出进进的人多,小猪容易染病,所以就没答应。”
说着,耶律辛基由衷地笑了起来:“尽管我一人在此疲累些,这些日子下来,就只死了三只小猪,还是被踩死的,也没浪费,都送去沈家园子烹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沈易安思来想去,还是要多几个人在这边,才能确保猪场正常运转。
回去就得安排人。
沈易安本想留下萧原跟耶律辛基一起探讨下养家畜的心得,但萧原一定要随沈易安去芳故居,沈易安也没有办法便与他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