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感谢吕布
入手梅园后,沈家大院的重建工程就要重新考虑,这里沈易安已经不打算用于居住,而是作为沈氏集团总部存在。
除了萧氏织造坊、宝马马车制造厂、新开封菜快餐半成品加工基地和沈氏集团总部外,余下的空间也只够开发成办公室了,新的计划在沈易安的脑海中形成。
这几天,总有人提着礼品上门,都是拍卖会上沈易安感谢过的几家与自己不相干的供应商,其中就有一家瓷窑。
瓷窑在汴梁城外的汴河旁,方便取土烧瓷,但这小瓷窑生产的也尽是些低档产品,在金银瓷器为尊的宋朝,又有四大官窑在,这些小私窑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们没有官窑那样有经验的师傅,通常窑主就是师傅,烧出的瓷器最多只能是仿照官窑,大一点的酒店都不会来采购,根本卖不上价。
来的这个向老板也是这其中的一员,但因为沈易安跟他订过大量装瑶池仙饮和瑶池仙酒的特制瓷杯,将他从一度想要关窑的低谷中拉出来,如今新开封菜快餐用的是统一餐具,订单已然都是他的了。
这次,他不仅带来谢礼,还带了几个样品过来。
按照沈易安的要求,这些瓷器均为白底红釉,每一只都印有“沈家园子快餐连锁”的字样,简洁明了,同时也很乍眼。
作为连锁店所用餐具,这样的粗瓷已经足够,附和快餐粗犷豪放的灵魂;而沈易安这次请他来,实际还有别的事。
沈易安将早就准备好的几个外来玻璃制品交给向老板。
“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做什么?”
“这是透明玻璃,我需要你来把它们软化,之后制成三个铜板厚度的平板,两面一定要平整。”
向老板犯了难,众所周知,这玩意在中原叫琉璃,其制作工艺繁复的很,火里来水里去的几十道工序,远远不是他一个瓷窑能制作的。
何况这都价值不菲,万一弄坏了,自己也赔不起啊。
沈易安自然知道他的担忧:“这是成品,只需加热软化即可。”
生铁的熔点是1535度,玻璃的达到软化的温度是1300到1600度,而烧瓷的温度只需1000-1200度。
沈易安大致解释了这三种物质所需温度,向老板不大相信,沈易安便耐心地告诉他要如何加热。
因瓷窑用的是木炭,温度还不够玻璃软化,所以沈易安要求向老板去参观下铁匠炉,要做个类似的小窑,密闭且以煤做燃料,以达到高温效果。
请教半天,向老板终于心事重重地带着东西离开。好在沈老板并不要求时间,甚至还给了五十贯钱作为经费,而制成后,他还要去寻个术士,以水银均匀附着在其中一面。
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向老板离开,沈易安在纸上划拉着:
纯碱:吕布兰法,食盐、硫酸、煤、石灰石
硫酸:绿矾
玻璃: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
沈易安庆幸初中不分文理科,他的化学还是杠杠的,制作玻璃所需材料中,石英砂、石灰石和长石都是烧纸瓷器需要用到的,因此瓷窑完全可以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唯独纯碱,这时候还不懂如何获取。
沈易安静坐下来,闭目思索纯碱的用途。
纯碱,对于念过书的人来说俗称碳酸钠。碳酸钠不仅可以用于制造玻璃,经过简单处理还可以得到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就是小苏打,用来发面就比当下的草木灰碱水强多了。
看来可以考虑批量生产纯碱了。
沈易安睁开眼睛,感谢自己回忆起吕布兰法,其中微有硫酸不好获得,但值得庆幸的是,宋朝道教昌盛,道士们以常见的绿矾炼出来的绿矾油就是妥妥地硫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