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节奏把控上出了一些问题……
“艇长,已经20分钟过去了,那架直升机怎么……一点撤退的意思都没有?”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刚刚才恢复了镇定的指挥舱又重新紧张起来。
在扩展螺旋线的搜潜模式下,如今直升机的位置,已经距离他们只有10海里左右了。
吊放声呐在原理上对目标方向的判断能力比较弱,如果只有一架直升机进行搜潜的话,即便用主动模式发现了目标的距离,也往往需要多次测定才能最终确定具体位置。
但10海里,实在是有点太近了。
就连早川自己,也逐渐开始怀疑刚刚的判断。
“艇长,再这样下去的话,对方的驱逐舰可就越来越近了……”
大副的声音又在旁边响起。
相比于留空时间终究有限的舰载直升机,常规潜艇如果被水面舰艇缠住,那就是必败之局。
除了上浮认输以外几乎没有别的办法。
早川本想找一个最稳妥的办法离开,但对方直升机远超预期的滞空时间让之前的一切计划都成为了泡影。
巨大的压力之下,他最终改变了主意
“启动蓄电池,保持4节航速。”
不过这个决定,做的有些太晚了……
水面之上,首先返航补充消耗的法军a565直升机重新来到了任务区域。
虽然没有数据链,但两国飞行员仍然可以通过最基础的无线电,用别扭的英语交流。
实际上,9696号机已经探测到了大约8-10海里以外的目标存在,但始终没能难确定方向。
因此,徘徊了20分钟总算等到支援的华夏声呐操作员要求法军直升机再投一波声呐浮标。
后者完全不明就里,仍然以为这是正常演习内容的一部分,自然是依言照做。
甚至这次起飞他们还特地多带了几个浮标,试图挽回一些刚刚提前返航的面子。
“看看这些华夏人,虽然他们的海军装备不算先进,但演习内容竟然如此逼真……”
a565直升机的驾驶员一边用环形航线投放浮标,一边用略带感慨的语气说道。
旁边的副驾驶也对此表示赞同
“是啊,甚至比北约联合演习更像是一场实战,刚才在无线电里面跟他们对话的时候,我都感觉到了些紧张的气氛。”
“看来冷战结束之后,我们的海军实在太放松了,很多演习都只是走走过场……”
“必须承认,至少在演习这方面,我们之前完全低估了华夏人的认真程度……”
“……”
主被动声呐浮标阵列虽然精度和灵敏度不足,但得益于一次就扔出去好多个,因此搜索效率远超吊放声呐。
很快,法方声呐操作员就发现了水下大约60米深度有一个正在加速的目标。
两架直升机迅速朝着那个方向扑了过去……
而在水下的冬潮号上,刚刚听到有前后总计8个东西入水的时候,早川洋二艇长就知道事情要糟。
果然,没过几秒钟,就有从好几个方向传来的声波砸在了潜艇表面上。
这下,是无论如何都藏不住了
“快,用最大航速前进!”
“压载水仓进水,潜深增加到100米!”
“还有,把无人潜航器(uuv)放出去,用诱饵模式!”
随着他的指令下达,一艘固定在冬潮号围壳后面的小型无人潜航器脱离了母艇,随后朝着另外一个方向驶去。
因为是开启了诱饵模式,因此它的螺旋桨在后面留下了一大长串的空泡。
在吸引声呐注意力的同时,也能够对母艇本身产生一定的遮蔽效应。
果然,法军直升机上的声呐操作员很快迷失了最初的目标。
“华夏人在演习里面还安排了潜航诱饵?”
直升机上的三名法军人已经有点怀疑人生了。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来都来了,军人的尊严和脸面让他们必须跟这个“假想敌”战斗到底。
通过无线电进行短暂沟通之后,两架直升机开始按照双机协同的圆形搜索模式,同步使用吊放声呐进行搜潜作业。
不长一段时间过后,第三架直升机,也就是重新回来的9686号机也加入了搜索的队伍。
在这种情况下,作用时间并不算长的诱饵自然无法一直保障冬潮号本身的安全。
主动声呐发出的声波如同敲锣打鼓一般,响彻在整艘潜艇成员而耳边。
100米的水下,这场面绝对如同恐怖故事一般。
早川仍然想要再用最后一点蓄电池的电量挣扎一下。
但他很快听到了让人心肺骤停的回报。
“3海里,投掷物入水,航速30节!”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发反潜鱼雷。
“咚——”
还没等众人怎么反应过来,就听到一声远比之前所有声音都大的、仿佛铜锣在耳边敲了一下的声音。
早川艇长整个人一个哆嗦,过了好一会才意识到这声音的来源——
鱼雷撞击,但并没有爆炸。
应该是一颗操雷。
尽管如此,在刚刚那个声音响起来的一瞬间,冬潮号的指挥舱里面,就已经有心理素质不好的人直接晕过去了。
早川不敢保证,如果自己坚持不上浮,那么下一次丢下来的,会不会是一发实弹。
而且,蓄电池的电量,也已经不太乐观了。
“真是一群疯子……”
早川整个人颓然坐在指挥台前
“上浮,马上上浮!”
(本章完)
inf。in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