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宣慰使是从三品,杨一清等于官升一级。
且杨一清在山西只是按察使的副手。担任宣慰使成了主政一方的小封疆。离成为巡抚大封疆只差一步。
常风道:皇上英明!杨一清虽奇人异相,但其做事干练,又勇于任事。实乃思南宣慰使的不二人选。
弘治帝笑道:也只有他那一脸奇人异相,才能镇住黔疆的那些魑魅魍魉!
常风回了锦衣卫,找来了南镇抚司千户,老寿星孙龟寿。
孙龟寿已经八十四岁了。但他依旧精神矍铄,精神头很足。
黔地土司的情报,一向是孙龟寿负责搜集的。
常风道:老寿星。这回你随我去贵州如何?哦,这不是钧令,而是商量。
你毕竟上了年纪,若不愿跋山涉水,我不会勉强。
孙龟寿笑道:常佥事可知我的延寿秘诀是什么嘛?
常风道:还请赐教。
孙龟寿侃侃而谈:秘诀无非一条——让自己变得有用!
人很怪,若成了垂垂老矣的无用之人,混吃等死。用不了一两年恐怕就会魂归西天。
只要我还有用,能做事。就感觉自己还不老。
孙龟寿所说,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人需要被需要。
常风笑道:这么说,老寿星愿意担任钦差副使了。我虽官职比你高,阅历却远不及你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咱们此去贵州,名为上下级。我还是要多多向你讨教。
孙龟寿谦卑的说:常佥事过谦了。
常风又望向了王妙心:王镇抚使,我要跟你商量一件事。
常风这回打算借着公事办一件私事——帮九夫人的一百多土家族人彻底解决锦衣卫员额问题。
王妙心道:什么事常爷吩咐就行了。谈何商量不商量的。
常风道:黔东南的土家人很多。此去办差,我需要一批精通土家话的干练之人。
你知道,你小嫂子在京城有一百多土家族人。
他们属于湘西土家,又久居京城,一向跟黔地土家没有瓜葛。看書菈
但他们会说土语。这些年他们混在兵马司、顺天府充当锦衣卫的耳目,也算称职。他们对锦衣卫是忠诚的。
做事名正则言顺。让他们跟着我去黔东南查案、推行改土归流。总要给人家一个名分......
王妙心这个小国手是多聪明的人?立马明白了常风的意图。
当初南镇抚使这个位子,是常风让给王妙心的。常风的面子他不能不给。
王妙心主动打断了常风:这几年吏部大搞裁汰。我们南镇抚司也该搞搞裁汰。
有些靖难勋贵家的子弟,占着卫里员额不当差,白拿俸禄。是时候清一清了。
南镇抚司这边估计能清出一百多个员额。将这些员额实授给精干耳目顺理成章。
常风满意的点了点头。王妙心表了态,那些土家汉子就从无员额的耳目,摇身一变成了正儿八经有员额的校尉、力士。
常风心中暗道:不愧
是小国手啊。就是会办事。
徐胖子道:常爷,我是你的跟腚虫。这些年一向是你去哪儿,我去哪儿。这趟也不例外。
嘿嘿,我还没试过黔疆的异族女人呢。
常风尴尬的咳嗽了声:咱们是去替朝廷办差。你若在办差的空闲之余查风问俗,倒也无所谓。
孙龟寿是个老不正经,八十四岁的老头竟跟徐胖子交流起女人来了:宣德五年,我去黔东南办过一次差。
那里的异族女子不同于汉女,生性豪放。我跟一个侗女有过一段露水情缘。
回想起来,床榻之上真是妙不可言啊!
徐胖子掐着手指算:宣德五年,那是多少年前了?
孙龟寿捋了捋白胡须:六十四年前。
徐胖子扑哧笑出了声:老寿星,好汉不提当年勇啊!何况你这个‘当年都过了一个甲子了!
傍晚时分,常风回了府,跟家里人说了要去黔东南办差的事。
刘笑嫣有些不舍:去年你出京治水八个多月。这刚开春又要去贵州。
我知道皇上是要历练你。可贵州......也太远了。
常风道:我也舍不得你们啊。奈何皇命难违。你们在京好好保重。
转头常风又对九夫人说:对了,跟你说个好消息。自今日起,你的一百土家族人不再是锦衣卫的耳目了。
九夫人皱眉:这算什么好消息。我可不想看到他们丢了差事重操旧业。
常风笑道:你这人总是心急,不听人把话说完。王妙心已经答应了,给他们一百个南镇抚司员额。
今后,他们就是锦衣卫里正经的校尉、力士了!
要搁在成化年间万通当权那会儿,一百个员额值八万两银子呢!
九夫人听了这话愣在了当场。随后一拍手:噫!好!这下兄弟们总算端上了摔不烂、打不碎的铁饭碗,不,金饭碗!
常风伸出了手:要不要我扇你两巴掌,省得你被喜痰迷了心窍?
九夫人道:去你的吧!这一趟我陪你一起去黔地。
我是土家人。黔地的苗人、侗人、彝人我不敢说,跟土家人打交道时我帮得上忙。
别看以前九夫人称常风为阿哥,其实她比常风大一岁。今年恰好迈入三十如虎的门槛。
去年常风出京八个月,她夜深人静时屡屡感觉寂寞难耐。常常半夜去厨房寻茄子、胡瓜垫饥。
这回离京去黔疆办差,少说也要小一年。
她可不想守一年活寡。
常风有些迟疑:京官出远差时带夫人、侍妾同行倒是常事,可......
常风转头望向了刘笑嫣,怕她吃醋。
刘笑嫣道:我得留在家里照顾壮壮、糖糖,去不了。让九妹妹跟你去吧。也省得你在黔地拈花惹草。
正房发了话,常风就坡下驴:好吧,就让小九随我去。不过我带她去,主要是看中她善于跟土家人交往,又会说流利的土家话。
刘笑嫣白了常风一眼,话里有话:我知道,九妹妹口才一流。你就喜欢口才一流的女人在身边。
常风如今已经确定了副使和大部分随员。
孙龟寿做他的副使。徐胖子、石文义、九夫人随行。另外还有三百名精干袍泽,一百土家汉子。
第二天,他去了一趟京营,跟京营的叶广叶都督调拨五千京营兵。
弘治帝已经有言在先。若黔疆诸土司狗急跳墙,可以用武力推行改土归流。
常风跟叶广是老相识了。成化末年曾并肩保过储,都是从龙之臣。
二人见了面,武将没文官那么多客气、寒暄。
叶广开门见山:五千京营兵我已经挑选好了。大部分打过仗,见过血。
常风问:叶都督,带兵的主将是谁?
叶广指了指自己,半开玩笑的说:我亲自陪你去!我在辽东放了不知道多少火,这回想在黔疆放火玩玩。
常风道:您如今是朝廷的五军都督之一。恐怕不能轻易离京吧?
叶广笑道:有明旨让我带兵前往。皇上对黔疆的事万分重视。来文的,让你这个锦衣卫大掌柜上。来武的,让我上。
常风连忙道:叶都督这话可折杀我了。我们锦衣卫的大掌柜是朱指挥使......
叶广摆摆手:朱骥整天蹲在府里装死。谁人不知锦衣卫如今是你在管?
此番黔疆的差事若办得好,皇上直接免了朱骥,升你做指挥使也未可知。
二人来到了校场,点验京营兵。果然个个都是钢筋铁骨的汉子,身上带着杀气。
叶广笑道:我这些弟兄可不像黔之驴,光有大嗓门没有真能耐。他们是正经的京营虎。
常风夸赞道:叶都督治军严整,弟兄们个个都是精兵。你让弟兄们准备准备。两日后我们就开拔出京。
两日之后,常风与家人作别。踏上了前往黔疆的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