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渊浅淡笑,将她扶起,“你是我未婚妻。咱们是亲兄妹,不用言谢。”
亲兄妹?
黎苑的表情顿时僵硬在脸上。
她和他不是同父异母,甚至不是同族?
这怎么回事?
她明明和黎宴,是对双胞胎。
黎家是武勋大族,门忠烈。黎家先祖乃是战功赫赫的镇北王爷,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先皇登基,赐封镇北王府,改姓为黎,世袭罔替。
黎宴是嫡长子,自幼聪颖,学习兵法,文韬武略,在黎家子弟中算是佼佼者。他的天赋,比当年的镇北王爷,还要好几倍。
先皇便提议,立他为太子。
当今皇上,便是镇北王世子黎轩。
黎宴是黎家独子,从未受过半分委屈,从小锦衣玉食长大。
直到遇上那个女人。
他心悦于她。
那是黎家的嫡次女,黎家嫡长孙女,名叫黎瑶。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起读书识字,共享诗词歌赋,相互钦慕。黎瑶温婉贤淑,黎宴也是风流倜傥,两人琴瑟和鸣,郎才女貌。
若不是因为皇家的政治联姻,他们或许早就已经成亲。
后来,黎宴参加科考,被派去南境剿匪,去就杳无音讯。
黎瑶等不及,跟随父兄,也起前往南疆。
途中遇险,落崖。
黎瑶为保护他,尸骨无存。
黎宴悲痛欲绝。
他抱着黎瑶的遗骸回京祭拜,黎老爷子和黎家众人,皆是震撼难言,纷纷落泪。
黎老爷子和夫人,直视黎瑶如掌上明珠。听闻她香消玉殒,悲恸万分,病不起。
黎家人丁兴旺,子嗣繁茂。除了黎煜和黎瑶是嫡系血脉,其他都是庶出,但每个黎家人都疼爱这唯的嫡女。
他膝下共有个儿女,大儿子是长房长子,嫡子,今年十。其余两个儿子,则各自娶妻纳妾。
唯有个嫡女,是老侯爷的宝贝疙瘩。
黎老侯爷的独女,黎苑。
当初先皇驾崩,黎老侯爷率领黎家军支援,举击溃敌寇,立下汗马功劳。但也因此,伤了身子,从此卧榻不起,无力理政。
黎家由黎家嫡长子接任。
这位黎家少爷,是个纨绔子弟,只晓得吃喝玩乐。但他也不傻,知道家业都是爹爹打下的江山,他就想混吃等死。
黎家老侯爷也希望自己死后,能有人撑起偌大的黎家。
所以,他将黎家交给嫡长子,自己则去了边疆。他是武将,离家远行。
但黎家的爵位,却留在黎家。
黎老侯爷走了,黎家就剩下黎老夫人人。虽有黎轩辅佐,但黎家子嗣稀薄,黎家老夫人只生了两个儿子。黎宴、黎烨、黎烨是嫡子,黎宴是庶子,还有两个庶女。
老夫人膝下儿两女,唯的嫡出,黎钰。
老夫人去世后,黎家子嗣凋0,再也无法承载黎家的荣耀。
黎轩作为嫡长子,理应担负黎家振兴的责任。
他娶妻生子,生了个儿子。
黎钰和黎烨,均是老夫人所出,母同胞。
另外两个儿媳妇,都是庶出。
妻柳氏,妾陈氏。她们生的儿女,都是庶出,没有资格继承家产,但是都有资格入官场谋取仕途。
柳氏生育了子女,都是嫡出。
而且这两个孩子都很优秀,都考中了秀才,个在刑部做捕头,个在户部做小吏。
陈氏生了个儿子,女子,都已经成婚。最小的儿子尚未婚配。
黎钰和陈氏,是真正的手帕交,感情极佳。
黎轩的姨娘张氏,是黎轩的同窗好友。黎轩娶妻后,张氏便跟在她身边做妾室。这次,黎珏和张氏也在队里。
黎玥嫁给镇国将军之子李景林,倒也算是门当户对。
镇国将军,是大魏的顶级豪门,权倾朝野。
黎家这些年虽然渐渐衰败,但瘦死骆驼比马大。
黎苑是嫡系唯的嫡女。
按照规矩,她应该是黎家家主。
可偏偏黎煜和陈氏是黎家唯的嫡子和嫡女,黎轩和张氏都不是正统嫡枝。
黎宴是庶长子,黎烨是嫡次子。
黎家只有嫡系,没有旁枝,也没有旁支,只有黎钰,才是正经的嫡长子嫡次子。
所以黎苑和乾渊的婚约,是纸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