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我好喜欢杰克啊!简直是太帅太迷人了!怎么才能找到这样的男朋友呢?”
“不要说了,我都有些后悔了!每次和男友一起出去,他走得极快,连回头看我一眼都不会!我都会换一个更体贴的男友了。”
“不行,明天我还要看一遍!唉,你知道公子还在燕京吗?我好想要他的签名哦!就让他签杰克的名字!”
“不知道,没事,打听打听就行了!只不过估计好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想见公子一面难啊。”
大街上类似这样的对话很多,都是对《沉船号》的热议和肯定。都说,通过六个人可以认识全世界的每一个人,同样的,消息在这样的方式里传播的同样很快。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确实,口碑的发酵才是最好的广告,它能将消息传达到任何角落。
而且让无数影迷觉得良心的是,随着沉船号一票难求,可票价竟然没有上升,因此让不少人坚持去几刷沉船号,票房蹭蹭地往上涨。
就连报纸上都对这些进行分析,一时间,《沉船号》是一票难求,很多人都是早早地去排队,有的女生甚至说男友如果不能买到票就分手。
虽然夸张了一点,但是可见沉船号的火爆。
各大院线现在不得不跟着增加排片,不增加排片那就是蠢,跟不要钱一样。可这些做商人的哪里会不要,为了给沉船号增加排片量,那只能牺牲其他影片的排片了。
可即便如此,影院的上座率还是没有下降太多,基本都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一骑绝尘的态势,让跟在后面的电影制作公司和导演是欲哭无泪,感慨时运不济啊!
因为距离真正的暑期档还有几天,现在才七月底,许多对自己影片有信心的都在等八月份。
可是八月份没有等来,却等来一部史诗级巨鳄,让众电影公司一时间不知道该让影片上映。
上映吧,面对沉船号如此大的排片量和上座率,没有人有信心能打得过,这在华夏的史上都能排第一的,他们凭什么去拼。
可不上映吧,之前的宣传就算是白费了,而且要等两个月到国庆档才能上映。
只是到了国庆,那要上映的大片同样会有,像小金人过来的大片就有两部。全部都挤在一起,那就跟两败俱伤没有什么差别了。
最后没有办法,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和沉船号撞上了,至于到时候能不能分杯羹就要看天意了。
很可惜的是,跟沉船号同期的电影,在首映日没有一部超过三千万的。
尤其是一部是以华夏商朝的封神为题材的大片,聚集了十多位大牌明星,想要一举拿下暑期档的市场。
可是理想很美满,现实却很骨感,众多大佬却敌不过许勒这一个新人,完全被秒成渣。
本来有人对封神大片表示期待,毕竟聚集了如此多的大牌明星,加上投资成本达到了四亿多,看起来不应该会差吧。
因此有不少看完沉船号还意犹未尽的人就选择去看一下,可是没有坚持到看完他们就出来了,影片简直是垃圾。
西式魔幻风的建筑,西方童话的人物形象,塑料黄金甲风格的装扮,各种画风严重割裂,最终还是被糅杂在一起成了一锅大杂烩。只能说这些人物造型让观众们真心看不懂,内心有一阵阵抽人的冲动。
唯一让人肯定的就是影片的特效,观众们看得出来为了这些特效花了大价钱,怪不得是接近五亿的成本。
可人们进来是看电影的,不是为了看特效的,满屏的特效,剧情空洞乏力,这让人怎么看得下去。而且这特效说顶尖又有点奇怪,就好像在看动画片一样。
尤其是看过沉船号观众们,他们在看封神电影时差点要当场呕吐,不是因为华夏的神话剧情,而是因为除了号称特效厉害以外,没有一点可以跟沉船号去相提并论。
那中二的台词,那如木偶戏一样的表演,能坚持看完的都是王者。
这世界就怕去对比,当人们想拿封神电影的投资规模去和沉船号比较时,他们才知道许勒的导演能力,以及影片里众人的表演能力是多么厉害。
因此,像这些片和沉船号同档期上映后,并不是在打击沉船号的票房,反而是一种反向助攻,让沉船号的上座率又上升了不少。
看过烂片的观众们,他们为了洗下自己的眼睛和受创的心灵,最后会再刷一遍沉船号去洗涤一下。
沉船号不仅在华夏火爆,在M国上映时同样获得了差不多的局势。
M国的首映式和许勒的不一样,在狮门影业老板弗兰克的努力下,他请来了不少大牌明星来助阵,甚至自掏腰包去请媒体过来拍摄宣传。
他的一番努力下,确实是让沉船号得到了非常大的期待,而且人们对许勒这一华夏明星比较好奇,他们都想进影院看一看这华夏歌星在拍电影上能做到什么程度。
虽然许勒这一东方面孔让骄傲自动的西方人觉得无法接受,但是谁让许勒的迷妹多呢,因此最后首映观影人数还是非常多的。
可是不看不知道,观众们这一进电影院后沉迷在剧情中无法自拔。
好看的影片会引起人们的共鸣,M国观众们确实是在心里有了共鸣,合理感人的剧情,要是许勒在现场的话,怕是热情的观众们会把他给扑倒。
温斯莱特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她先是被疯狂的男观众冲来保住,后面要不是保安来得及时,温斯莱特怕是要被揩油了。
除了热情的观众们,电影的番茄指数一直维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口碑票房同样火爆。
两地火爆,更不用说沉船号还要去其他国家上映,于是就有媒体预测沉船号将会进入百大票房前二十名。
而这都是许勒这个华夏人所缔造出来的传奇,让无数人为之侧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