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
大乾皇帝倒是一脸惊讶:“你居然让徐妙那丫头去教书?”
堂堂王妃,居然给人教书。
这要是传出去,像什么样子。
“父皇,若非是儿臣的王妃,儿臣恐怕还想不到此事呢。”
实际上。
顾修想了很多。
大乾的教育,实在是太低效了。
只要是认识字的,那大部分都是读书人。
再不济也都是落魄读书人。
这些人,只想着考取功名,根本不考虑其他的。
可是,顾修知道,若是海禁开放,将会大量产生岗位。
而知识分子,亦是重中之重。
若是不早些布局,往后,可能真的很难发展起来。
“这东西好是好。”
大乾皇帝认真想了想,觉得这东西的确是很不错。
可以大大的减少读书人识字的时间。
可以说对读书人是好处无穷的。
可是,他细细一想。
脑海之中不由的想到了一句话。
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
所以说。
读书人多了。
也并非是什么好事。
读书人多了,知道的东西就多了,就难以管理。
“这东西,不宜全国推广!”
大乾皇帝摇了摇头。
他虽然很希望大乾强盛,读书人多了,也是好事,可是有利就有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
顾余脸色一变:“父皇,为什么啊!”
大乾皇帝目光看向顾修,尽管没有说话。
可是二人对视一眼,也都知道了意思。
顾修内心叹气。
说到底还是皇权啊!
在这种社会之中。
皇权无疑是最为重中之重的。
任何可能对皇权有威胁的事情,都不会去做。
哪怕让百姓苦一点,也没什么。
“父皇,儿臣以为,可以做。”
顾修道。
既然顾修做了这东西,那么他就绝对不会后退。
并非是他不想当皇帝。
谁不想当一个万世留名的皇帝!
毕竟天之下,皇帝最大!
“何以见得?”
“父皇,纵览古今,多少农民起义者,全是读书人?”顾修问道。
这句话倒是把大乾皇帝给问住了。
好像....也许....大概.....
除了少数领头的人,大部分都是穷苦百姓。
“倘若是人人读书,人人皆有明智之心。”
顾修说道:“那便不会那么轻易受到蛊惑,而且,纵览古今,之所以会闹出那么多事情来,一方面是当权者是暴政。
另外一方面,是百姓吃不上饭了!
吃不上饭了,那么百姓就会舍命造反!可若是,我大乾日后,百姓人人都可以吃上饭,人人都可以识字。
每一个人都有美好的未来,那么,这种事情,还会发生吗?
无论是番薯,还是儿臣口中所说的玉米,未来,终究会在大乾生根发芽!到时,我大乾百姓,就将永远不会饿肚子!
那么这威胁,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