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太后谋反、鞑子进京,几日来,宫廷里还未真正平静。&/br>今日被皇帝召来侍膳,嫔妃们还以为是战后的安抚宴席。谁知道,饭还没吃,皇帝却抛出来这么个问题呢!&/br>这谁敢回答。&/br>弄不好,就有觊觎后位,或者拉帮结派的嫌疑。&/br>大家便踌躇着不吭声,不想当出头的椽子。&/br>皇帝道:“不过是闲聊,宫中无后,不成体统,朝堂上推举谁做皇后不要紧,朕想听听你们的意思。毕竟,关起门来,是你们跟新皇后朝夕相处,是好是歹,想必你们都有自己的思量。”&/br>再次环顾众人,他追问,“谁来说?怎么,都不愿意和朕说话了么?”&/br>庆贵妃站得离皇帝最近。&/br>此时轻言出声:“回陛下,想必是各位姐妹觉着事关重大,不敢轻易置喙。”&/br>“那么你来说说。你觉着,新皇后立谁,对后宫和前朝都合适?”&/br>皇帝顺势点了庆贵妃,其他人都暗暗松口气。&/br>看,果然不能第一个开口,不然就会第一个被抓壮丁!&/br>庆贵妃苍白的脸色,和她衣襟上的珍珠扣颜色相近。珍珠莹白看着美,她的肤色发白,只会让人担心她看起来越发虚弱的身子。&/br>她虚弱地扶着侍女的手,温和笑道:“回陛下,臣妾不知前朝如何,单论后宫的话,其实臣妾觉着,立谁为皇后都是一样的。诸位姐妹侍奉君王的心尽皆诚挚,彼此帮衬的心,也比以往更加亲近热烈。大家都是共患难的,您选谁当皇后,其他人只会继续帮扶她,而她想必也会垂怜各位姐妹。所以,陛下心中属意于谁,便立谁好了,臣妾等人谨遵圣意,无不悦服的。”&/br>她说完这些话,已经气短了,额上也出了薄薄一层汗,半边身子都倚靠在侍女身上。&/br>见她这样,皇帝怎好再追问。&/br>皇帝点了点头,慰然道:“庆贵妃向来宽和持重,这番话倒是有些道理。你们呢,可有自愿为后、愿意殚精竭虑为朕打理后宫之人?”&/br>竟让大家自荐。&/br>可谁又敢自荐。&/br>只怕君王只是试探。&/br>若不知高低地自告奋勇,等皇帝立了别人,自己又如何跟新后相处?&/br>于是又是一片鸦雀无声。&/br>“你是惠妃的婢子?”皇帝忽然看住嫔妃们身后一个穿紫青宫裙的侍女。&/br>西风连忙出列行礼:“回陛下,奴婢正是。惠妃娘娘养伤不能听召前来,所以命婢子过来替她侍膳。”&/br>皇帝便问:“那你说说,若朕立惠妃为后,可好?”&/br>西风垂首道:“启禀陛下,恐怕惠妃娘娘不能从命。自娘娘接旨,受命为忠义将军,便心心念念惦记为陛下重建李家军之事。娘娘养伤下不来床,多半时候在昏睡,可这两日只要一醒来,便让奴婢用纸笔写下该筹备什么,杂七杂八、林林总总,实在繁琐得很。娘娘一心扑在此事上,没有精神再打理后宫,今早还说等她能走动了,就来求陛下卸掉她协理后宫的职责呢。”&/br>皇帝闻言沉吟:“如此说来,惠妃是不愿意做皇后了。”&/br>西风斩钉截铁道:“正是。”&/br>皇帝命西风平身,吩咐曹滨给惠妃挑几样精致膳食用食盒装了,让西风带回去给惠妃吃。&/br>“这里不需要你伺候,好好侍奉你家娘娘去。她杀敌受伤,朕惦念得紧,只是尚未得空去看她,你让她专心养伤,建军领兵的事,等她伤好再筹谋不迟。”&/br>“谢陛下关怀,奴婢替惠妃娘娘叩谢陛下。”&/br>西风又趴下磕了个头,才拎着食盒告退。&/br>她是惠妃的陪嫁丫鬟,贴身侍婢,心腹之人。她当众婉拒了为后之事,便代表惠妃主动退出了这项竞争。&/br>于是立后的四大热门人选,便少了一位。&/br>庆贵妃在西风走后,不等皇帝开口,便强撑着,在侍女搀扶下跪在了皇帝面前。&/br>“陛下,臣妾斗胆请求,您不要选臣妾为后。臣妾常年卧病,若登凤位,不是大梁之福。臣妾常年礼佛,便是在报偿忝居贵妃之位的福泽。何况臣妾手握瞿国神女使者之石,若被立后,恐瞿国人心生遐想,于我大梁不利。所以臣妾虽不该对册后置喙,但不得不请陛下三思,万万不可立臣妾。”&/br>她伏地叩首。&/br>谦卑而诚恳。&/br>殿上诸妃都有些意外,没想到她会这样绝了自己为后的可能。&/br>涉及国家福祉,以及与邻国的关系,她说得如此严重,让人难以拒绝。&/br>便是皇帝有立她的心思,此时也得慎重考虑了。&/br>何况……&/br>“庆贵妃,你起来,朕不立你就是。”&/br>皇帝亲自起身上前,虚扶了一把,让庆贵妃平身。&/br>“多谢陛下。”&/br>庆贵妃站起,柔柔朝皇帝一笑。&/br>脸色白如雪,温柔与端庄却是浑然天成,温和低垂的眉眼令人心生好感。&/br>皇帝目光微凝。&/br>语气放柔许多:“你身子弱,站这片刻,出了许多虚汗,早些回去养着吧,不必在这里拘着,朕命人装膳食给你带回去。”&/br>于是曹滨又指挥着宫人迅速装了一份食盒,挑着极精致且好克化的菜肴,交到庆贵妃侍女手上。&/br>庆贵妃告辞。&/br>皇后之位,惠妃不要,庆贵妃也不要。&/br>这立后的热门人选,便只剩了悦贵妃和昭妃。&/br>可绯晚本人并不在现场。&/br>她和惠妃一样,在自己宫里养着呢,只派了一个侍女来。&/br>还不是伶俐的香宜,而是看起来有点呆的小蕙。&/br>“曹滨,给昭妃也赐膳一份。”皇帝目光落在小蕙身上,“你叫小蕙,朕记得,你雕工很好。”&/br>“奴婢是小蕙,谢陛下夸奖。”&/br>小蕙出列上前,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将手中一直捧着的檀木描金方盒奉上。&/br>“这是娘娘特命奴婢带来敬献的。昭妃娘娘回城时的路上,看到了罕见的四瓣紫馨兰,便想把这份好运和陛下分享。”&/br>她打开方盒,一朵紫色的美丽小花,柔弱舒展着花瓣,静静躺在淡金色的锦缎上,鲜嫩欲滴。&/br>曹滨将盒子送到皇帝眼前。&/br>皇帝伸手拿起那花,不由眉头微微一扬,笑看小蕙。&/br>“这花,真是昭妃要给朕的好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