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铁牛怒吼(1 / 1)

('

一、"铁牛"诞生:钢铁巨兽的华丽转身

1945年4月的哈尔滨兵工厂,积雪初融的院子里整齐停放着二十七辆缴获的日军97式中型坦克。这些曾经耀武扬威的钢铁巨兽,此刻炮管低垂,履带锈蚀,活像一群被拔了牙的老虎。

"报告部长,三号车的发动机组拆下来了!"满脸油污的小战士从坦克底盘下钻出,手里捧着个沾满机油的零件。后勤部长赵铁山接过零件,在阳光下眯眼打量着上面"三菱重工"的刻印,突然抡起铁锤"咣"地砸了下去。

"都听好了!"赵铁山踩着坦克残骸高声宣布,"上级指示,这些铁疙瘩要在一个月内变成能耕地的铁牛!"场院里顿时炸开了锅。老焊工孙师傅蹲在坦克炮塔上直摇头:"俺打了半辈子铁,还没见过把战车变农具的..."

改造工程从第二天黎明就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兵工厂最年轻的工程师王振华带着图纸跑前跑后,他设计的"犁刀悬挂系统"让老师傅们啧啧称奇——通过液压装置,三吨重的钢犁能在行进中自由升降。但真正的难题出现在第五天,当工人们试图拆除炮塔时,发现日军在焊接处做了防拆设计。

"用气割!"赵铁山抹了把汗。在乙炔焰的嘶吼中,炮塔与车体的连接处渐渐发红。突然"砰"的一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从夹层里滚了出来。众人定睛一看,竟是个密封的铝盒,里面装着泛黄的图纸和一本日记。懂日语的干事小林翻译出扉页上的字迹:"昭和18年,满洲第3战车联队...后面都是技术参数..."

这个意外发现让改造进度耽搁了半天。当夜,王振华在油灯下研究那些图纸时,突然拍案而起:"部长!您看这个传动系统设计!"图纸边缘的铅笔标注显示,日军工程师曾计划将这些坦克改装成扫雷车。赵铁山盯着图纸看了半晌,突然咧嘴笑了:"明天把三号车底盘加厚,咱们的\'铁牛\'要能耕雷区!"

四月二十八日,第一辆"铁牛-1型"正式下线。拆除了炮塔的车体上,焊接的钢架支撑着五米宽的复合犁刀,驾驶舱加装了防震座椅。当试车员老李发动引擎时,450匹马力的柴油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排气管喷出的黑烟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乖乖,这动静比过年放炮还响!"围观的农民老张缩了缩脖子。他的目光却被坦克侧面新刷的标语吸引——"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白底红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二、春耕惊雷:黑土地下的战争遗产

五月的松嫩平原上,三十多辆"铁牛"组成的耕作队宛如钢铁洪流。领头的是改装自97式坦克的"铁牛-3号",驾驶员马大富是原坦克连的退伍兵。此刻他正叼着旱烟,透过加宽的观察窗盯着前方翻滚的黑土。

"老马!慢着点!"跟在后面的农会主任老周挥舞着草帽。话音未落,履带突然传来"咯噔"一声异响,整台机器剧烈震动起来。马大富还没反应过来,后置的犁刀已经将一枚锈蚀的150毫米炮弹从三米深的冻土层翻了出来。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马大富看着那枚横在履带前的炮弹,黄铜引信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他下意识去摸紧急制动杆,却听见"咔嚓"一声——炮弹被转动的履带碾了个正着。

"卧倒——!!!"

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中,"铁牛-3号"像玩具般被掀上天空。冲击波将方圆百米内的麦苗连根拔起,正在田埂休息的六名农工被气浪掀出十几米远。更可怕的是,爆炸引发了地下弹药库的连锁反应,接二连三的闷响从地底传来,整片田野如同沸腾的开水般翻滚起来。

七十公里外的哈尔滨军区司令部,地震仪记录到了里氏3.2级的震动。当救援部队赶到时,现场已经出现直径二十八米的弹坑,坑底渗出的地下水混合着硝烟,形成诡异的紫黑色泥浆。卫生员从泥浆里拖出奄奄一息的马大富时,发现他怀里还死死抱着驾驶手册,被鲜血浸透的纸页上依稀可见"紧急情况处置条例"的字样。

事故调查组在弹坑周边发现了更惊人的事实——这里竟是关东军秘密建造的地下军火库。工兵用探雷器扫描后,仪表盘上的指针疯狂摆动。"至少还有两百枚未爆弹。"工兵连长擦着冷汗报告,"都是150毫米以上口径..."

消息传到莫斯科,正在参加盟军协调会的林总立即召见了苏联代表。会议室里,林总用钢笔敲着桌面:"请转告贵国统帅部,我们不需要道歉,只需要排雷专家和磁力探测仪。"钢笔突然"啪"地折断,墨水在文件上洇开一片鲜红,"明天就要。"

三、大毛的笔记本:微笑背后的算盘

伊万诺夫少校走进临时指挥部时,正遇上卫生员给伤员截肢。锯骨头的"咯吱"声让他皱了皱眉,但很快又换上关切的表情:"我带来了最好的外科医生和...呃...十箱伏特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酒留给你们的战地记者吧。"赵铁山头也不抬地翻着事故报告,"我们要的是扫雷装备。"伊万诺夫讪笑着递过清单,眼角余光却扫向墙角那堆扭曲的金属残骸——那是"铁牛-3号"的传动系统,上面还粘着半张《劳动模范》奖状。

当晚的日记里,伊万诺夫用密码写道: "5月12日,黑龙江。证实兔军将装甲部队转为农业生产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24小时内完成了以下工作:

建立半径5公里的警戒区

疏散17个自然村

修复受损的2号公路 评估:若转入战时状态,其动员效率可能达到德军1941年水平..."

写到这里,他突然停下笔。窗外传来整齐的号子声,透过百叶窗缝隙,他看到上百名农民正肩扛手抬地搬运排雷设备。月光下,人群像一条蠕动的黑龙,绵延到视野尽头。

四、秃子的"拖拉机计划":山城里的误判

山城曾家岩官邸的收音机里,山城社播音员正用夸张的语调播报:"秃子所谓\'坦克改拖拉机\',实为掩盖其扩军备战之阴谋..."正在吃早餐的秃子突然把筷子拍在桌上:"雨农,你怎么看?"

侍立一旁的戴笠立即递上文件夹:"长官,这是航拍照片。兔子确实在东北大规模改造装甲车辆,但..."他指着照片边缘的农田,"这些改装体确实在耕作。"

"愚蠢!"秃子用拐杖戳着地板,"这分明是兔子的障眼法!"他突然压低声音,"立刻启动\'铁犁计划\',把我们缴获的鬼子坦克也...等等,我们缴获了多少辆?"

戴笠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报...报告长官,去年长沙会战缴获的九五式...那个...被陈诚长官卖给山西军阀了..."

五、真正的"铁牛":藏兵于农的智慧

爆炸事故一周后的深夜,哈尔滨兵工厂的铸造车间依然灯火通明。王振华蹲在最新改装的"铁牛-7号"前,正在调试液压系统。与普通型号不同,这辆"铁牛"的犁刀支架上多了一排不起眼的插销。

"试验开始!"随着赵铁山一声令下,六名工人同时扳动机关。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中,三吨重的犁刀轰然脱落,露出下面黑洞洞的57毫米炮口。更惊人的是,原本存放种子的后舱"咔嗒"弹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发高爆弹。

"好!"林总从阴影里走出来,手指抚过炮管上的防尘罩,"告诉后勤部,第一批先改造五十辆。驾驶员的选拔标准是..."他顿了顿,"要会开坦克的庄稼汉。"

当第一缕晨光照进车间时,工人们正在给这些特殊"铁牛"喷涂新的编号。王振华注意到,所有编号都是以"8"开头——在东北野战军的密码本里,"8"代表"战略预备队"。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寄世界于墨染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宝可梦:开局成为一名海盗!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李毅 李毅 双魂冰心劫 战锤:星神崛起 当暴力萝莉成为ABO星际向导 CS2:我真是天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