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红星-1型步枪的诞生
鹰嘴崖的清晨总是带着金属的味道。
陈长安蹲在兵工厂的角落里,手里握着一支刚刚组装完成的步枪——枪管泛着冷冽的蓝光,木质枪托上还带着新鲜的刨花痕迹。这是他们仿制日军"三八式"改进而来的第一支步枪,内部代号"红星-1型"。
"膛线刻好了?"丁伟凑过来,手指轻轻抚过枪管。
"嗯,比原版缩短了2公分,后坐力更小。"陈长安拉动枪栓,金属部件咬合的"咔嗒"声清脆悦耳,"弹仓扩容到6发,用咱们自己的钢,寿命至少提高三成。"
李云龙一把抢过步枪,眯起一只眼瞄向远处的树干:"他娘的,比鬼子的三八大盖轻多了!"
"轻了半斤。"陈长安笑了笑,"但精度没降。"
孔捷从兜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五发黄澄澄的子弹:"试试?"
靶场设在废弃矿洞深处。第一枪响起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子弹在五十米外的靶心上钻出个完美的圆孔。
"再来!"李云龙兴奋得像第一次摸枪的新兵。
五发子弹,五个弹孔几乎重叠。丁伟突然红了眼眶:"老陈,咱们终于......"
陈长安只是沉默地抚摸着发烫的枪管。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二、兵工厂的日常
兵工厂的生活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天不亮,铁匠老张就带着徒弟们开始锻打枪管毛坯。十七岁的小战士王栓子负责拉风箱,他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哼着家乡小调。
"省点力气!"老张用铁钳敲了敲铁砧,"下午还要淬火三十根枪管呢。"
王栓子抹了把脸上的煤灰:"张师傅,俺听说陈团长以前在德国留过学?"
老张的手突然顿了顿:"干活就干活,少打听这些。"
另一边,女兵班的赵小梅正带着姐妹们组装枪机部件。她们的手指被金属棱角磨出了血泡,但没人喊疼。
"小梅姐,"扎着麻花辫的田英突然压低声音,"你看见昨晚来的那个特派员没?老往陈团长屋里钻。"
赵小梅头也不抬:"专心干活。这些零件要是装错了,战场上会死人的。"
三、技术瓶颈
深夜的指挥部灯火通明。陈长安盯着桌上一堆零件,眉头紧锁。
"第七次了。"丁伟疲惫地揉着太阳穴,"撞针还是容易断裂。"
李云龙抓起断裂的撞针对着油灯看:"要不再加点碳?"
"不行,会变脆。"陈长安在笔记本上画着草图,"得重新设计受力结构......"
窗外突然传来喧哗声。孔捷带着个满身是血的老乡闯了进来:"老陈!李家峪出事了!"
原来鬼子为了搜捕游击队,把附近三个村子的铁器全没收了,连菜刀都没留下。
"畜生!"李云龙一拳砸在桌上,"老子这就带人去端了他们的据点!"
陈长安按住他:"等等。老乡说,鬼子把收缴的铁器都运到哪里去了?"
"好像......好像是阳泉火车站。"
丁伟和孔捷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什么。陈长安的嘴角微微上扬:"老李,想不想干票大的?"
四、迫击炮的怒吼
三天后的深夜,阳泉火车站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李云龙带着突击队像幽灵般出现在铁轨旁。他们不仅炸毁了军火列车,还抢回来整整两车皮的优质钢材。
"够咱们用半年了!"孔捷抚摸着冰凉的钢锭,突然发现上面刻着"大阪制铁所"的字样,"嘿,小鬼子千里送钢材啊!"
兵工厂角落的沙盘上,摆着个奇怪的金属筒——这是他们用报废汽车排气管改造的第一门迫击炮。
"口径60毫米,射程预估800米。"陈长安敲了敲炮管,"就是这铸造技术......"
炮管上有道细微的裂纹,像条丑陋的蜈蚣。李云龙满不在乎地抱起炮管:"能响就成!老子当年用土炮照样轰鬼子!"
试射选在月黑风高的夜晚。炮弹是复装的,装药量只有标准的三分之二。二十多个战士躲在掩体后,李云龙却大咧咧地站在炮位旁。
"老李!"丁伟急得直跺脚。
李云龙咧嘴一笑:"阎王爷要是收我,早收走了!"
"轰——"
第一发炮弹像喝醉的麻雀,歪歪斜斜地栽进三百米外的山沟。陈长安迅速调整角度,第二发终于划出漂亮的抛物线——远处废弃的伪军碉堡在火光中化作齑粉。
"成了!"孔捷跳起来,却被爆炸的气浪掀了个跟头。李云龙耳朵嗡嗡作响,却笑得像个孩子:"他娘的!咱们也有炮了!"
没人注意到,夜空中有一道微弱的反光一闪而过。
五、鹰的眼睛
那道反光属于一架九七式侦察机。
飞行员小林少尉调整着望远镜焦距,眉头越皱越紧——根据航空地图,这片山区应该只有几个散落的村庄。但眼下,他分明看到山谷中有规律的反光,像是......金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更奇怪的是,地形图上标注的矿洞位置,现在居然竖起了疑似烟囱的建筑物。小林本能地按下快门,相机"咔嗒"声淹没在引擎轰鸣中。
同一天傍晚,太原日军司令部。
"放大!再放大!"山本大佐的指挥刀重重戳在照片上。放大镜下的图像逐渐清晰:那不是烟囱,而是一座......工业炉?
作战参谋倒吸一口凉气:"八路军在炼钢?"
山本突然想起半个月前截获的奇怪电文——"红星计划"。当时他们以为是共军的某个政治运动,现在看来......
"通知特高课。"山本的声音像淬了毒的刀,"重点侦查鹰嘴崖区域。"
六、内部危机
赵小梅发现账本不对劲是在一个雨天。
作为兵工厂的物资管理员,她清楚地记得上周领用了三十公斤铜料。但今天清点库存时,发现实际只用了二十五公斤。
"会不会是统计错了?"田英小声问。
赵小梅摇摇头:"我亲手记的账。"
更奇怪的是,最近总有人在深夜出入仓库。昨晚她值班时,明明听见工具间有动静,但检查时却什么也没发现。
"要不要报告陈团长?"
"再观察观察。"赵小梅咬了咬嘴唇,"万一是自己同志呢?"
七、暗流涌动
李云龙发现哨兵失踪时,已经是第二天晌午。
"两个岗哨,连人带枪没了踪影。"孔捷脸色铁青,"现场连个脚印都没留下。"
丁伟检查完弹仓,眉头拧成了疙瘩:"不是遭遇战,他们根本没来得及开枪。"
陈长安望着崖壁上几处新鲜的刮痕——那绝不是野兽能留下的痕迹。他忽然想起赵严临走时的警告:"你们的光,会引来飞蛾。"
当夜,兵工厂加强了戒备。但没人发现,在对面山头的松林里,有个黑影正用德制望远镜观察着洞口的火光。他手腕上的刺青在月光下若隐若现——那是朵妖艳的菊花。
八、风暴前夜
"必须加快进度。"陈长安在油灯下展开新的蓝图,"下个月我们要量产步枪,至少......"
"砰!"
突如其来的枪声打断了他的话。众人冲出门外,只见西南哨位方向腾起红色信号弹——这是最高警戒信号。
李云龙抄起崭新的"红星-1型":"来得正好!让鬼子试试咱们的新家伙!"
丁伟却按住他的肩膀:"不对劲......"
远处的枪声稀稀落落,反而有种诡异的规律感,就像......就像在故意引他们出去。
陈长安突然明白了什么,转身就往兵工厂跑。但已经晚了——仓库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冲天的火光照亮了半个鹰嘴崖。
在所有人看不到的阴影里,一个矫健的身影正沿着悬崖快速撤离。他背包里装着"红星-1型"的图纸,腰间别着半截迫击炮的击发装置。
九、余波
大火烧了整整一夜。
当黎明来临时,陈长安站在废墟前,手里攥着半张烧焦的图纸。李云龙提着带血的刺刀走过来:"抓到个活的,说是特高课的。"
"问出什么了?"
"嘴硬得很。"李云龙啐了一口,"不过从他身上搜出了这个。"
那是一张精确标注着兵工厂各车间位置的手绘地图,连暗哨的位置都标得一清二楚。
丁伟脸色骤变:"我们中间有鬼。"
陈长安的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战士们——他们脸上还带着烟灰,眼睛却亮得吓人。这些人里,谁会是那个背叛者?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