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道上,
淳于怀从仪妃宫里出来,转道便去了太医院。
他母妃此次病情加重其实不仅是被选秀气到,还包括后遗症累积到一个极限值后的爆发。其中涉及的关窍众多,太医院的人手也不全然值得信任。
保命药物这环过于关键,他十六年前便知道。
可父皇根本不在乎那些,固执己见,也不愿任何一个皇子接触具体配方。
为此,不惜直接处置了药物研发者。
也间接导致仪妃成了拥有后遗症的唯一主子,还是整整十六年。
淳于怀内心早把即位后整顿医科提上了日程,除了制度,人才也是关键。而他,需提前培育一批尚未出头的拥有潜质的医者,事成后能直接就位。
时间越来越紧,好在方子有了进展。
步入太医院时,十四皇子淳于悕已恭候多时。
比京城权贵更黑一些的少年是跟夏戟回朝的,刚刚结束为期两年的历练,就要被赶鸭子上架跟一个不是自己选择的女人成婚。
从前皇子娶正妃,兴许还能掺和些个人意愿。
如今,连母妃都管不着,只能任由父皇摆布。
有些脾性的人都受不了这一份憋屈。
可淳于悕不一样,从外表看,他就是纯天然的没有脑子适合打仗的武夫。任意一位兄长见了都升不起戒备的粗鲁形象。
但,他出生特殊,一直被区别对待。
父皇偏心是因他生于一段混乱时期,需要一些象征意义,证明天佑郗朝。
他承担了这个角色,被赐名为“悕”。
虽是简单的“思念”之意,但与王朝之名的“郗”字同音同旁。
若非诸位兄长皆已长成,知晓父皇用意。加之他体格惊人,一般手段不痛不痒,只会增加他的抗药性,以父皇不遮掩的拉仇恨程度,他淳于悕早就死了八百回!
另一个区别对待来自他的母妃。
与常人不同,仪妃不偏宠小儿。
又或者是后遗症实在太难熬了,她打心底里不看重老十四。除了夏戟,她恨的人还包括淳于悕。稚子越无辜越恨。
没有这点恨意撑着,她都很难活那么久。
仪妃所有资源都喂给了淳于怀,所有的关心和偏爱也都给了大儿老四。无奈,淳于怀只能担任母子间沟通的桥梁,养成了耍宝之态。
虽然只有他信赖的母亲和弟弟能见识到,但享受宠爱的那个就是更有恃无恐。
而十四,只能做一个最规矩的端方君子。包容一切,比所有皇子都克制自己,除了重要日子从不打扰母妃与兄长的相处。
连自己的人生大事,都是母妃召唤兄长先谈好细节,再传达给他听着。
其实,这样的流程,自懂事以来便如此。
但,淳于悕还是难得生出了淡淡的遗憾,他以为自己去边关走上一遭,更加看淡了生死和名利。性情比往日更沉得住气。
可兄长对他太好了,从前,偶尔的叛逆,想看民间闲书兄长也会满足。
由此,他窥到另一种生活。
那种因为互相爱慕,而衍生出来的一辈子只会在意彼此的情感和婚事。
老实说,有一点让他意动。短暂幻想过,是不是自己也会这般好运道。最终,父皇突然的专制,打破了少年隐含的期待。
他走上所有皇子一样的路,甚至,还更身不由己,这些年保持的纯净,都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