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村民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仿佛随时可能冲上来攻击他们。
“我是朝廷命官,奉旨复查科举舞弊案,希望各位乡亲配合。”林诗雅的声音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钱村长冷笑一声,“复查?我看你们是来破坏我们村子声誉的吧!我们村子里的人都是清清白白的,不需要你们来查!”
村民们纷纷附和,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发出阵阵怒吼。
他们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随时可能爆炸。
林诗雅心中一沉她深吸一口气,试图用道理来说服他们,“各位乡亲,科举乃是国之重器,公平公正至关重要。若有舞弊行为,必须严惩不贷,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也关乎国家的未来。”
然而,村民们根本不听她的解释,他们已经被钱村长煽动起来,认定了林诗雅是来找茬的。
林诗雅的目光落在钱村长身上,她发现钱村长在组织村民时,眼神时不时地飘向村庄深处,并且他的手不自然地紧紧攥着衣角,这细微的动作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安。
林诗雅嘴角微微勾起,她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她故意放缓语气,继续说道,“既然各位乡亲不愿配合,那我们也不强求。但如果有人包庇作弊,必定会受到严惩!”
说完,她便佯装要离开,钱村长见状,脸上露出一丝放松的表情,但他很快又恢复了警惕。
就在众人松懈之时,林诗雅突然一个转身,朝着村庄另一侧的小路疾驰而去。
李护卫和周师爷紧随其后,身形矫健。
钱村长见状大惊,他立刻组织村民追赶,但林诗雅等人已经消失在村庄的小巷之中。
村庄的房屋错落有致,小巷蜿蜒曲折,林诗雅他们如同灵巧的鱼儿,在迷宫般的巷道中穿梭。
最终,林诗雅在一间破旧的房屋内找到了线索。
里面堆放着一些尚未焚烧的纸张,上面写满了科举考试的题目和答案,笔迹正是出自涉事考生之手。
林诗雅嘴角微微上扬,她拿起这些证据,心中涌起一股畅快的喜悦。
她终于找到了证明考生作弊的证据,一切的阻碍都无法阻止她前进的脚步!
“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周师爷看着林诗雅手中的证据,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诗雅将证据小心地收好,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却又带着一丝诡秘的笑意,“不着急,我们先……”
林诗雅一行人策马扬鞭,带着在考生家乡找到的关键证据,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归程的路上,风声呼啸,马蹄声声,林诗雅的心中却异常平静。
她知道,真相已经近在咫尺。
回到府邸,林诗雅立刻将新找到的证据与之前在科举档案库和涉事官员宅邸发现的线索进行整合。
她将所有线索一一排列在桌案上,如同拼图一般,一块块拼凑起来。
夜深人静,书房里灯火通明。
林诗雅仔细地查看着每一份证据,眼神专注而敏锐。
她的手指轻轻划过纸张,感受着纸张的纹理,仿佛在触摸着真相的脉搏。
周师爷站在一旁,看着林诗雅聚精会神地工作,心中充满了敬佩。
他不禁感叹道:“大人真是心思缜密,料事如神!下官佩服之至!”
林诗雅微微一笑,“周师爷过奖了,真相只有一个,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抽丝剥茧,就能找到它。”
随着最后一块拼图的落下,科举舞弊案的全貌终于清晰地呈现在林诗雅的眼前。
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她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可以将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罪魁祸首绳之以法。
就在林诗雅准备将初步调查结果公之于众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府邸的宁静。
李护卫匆匆走进书房,脸色凝重地禀报道:“大人,宫里传来消息,王大人请您过府一叙。”
林诗雅心中一沉他突然请自己过府,恐怕来者不善。
果然,李护卫继续说道:“王大人还让小的带一句话给大人,他说,如果大人继续追查科举舞弊案,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听到这**裸的威胁,林诗雅的脸色瞬间变得冰冷。
她握紧拳头,指关节泛白,一股怒火在胸中燃烧。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周师爷和李护卫都屏住呼吸,担忧地看着林诗雅,他们知道,林诗雅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林诗雅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语气坚定地说道:“李护卫,备轿,去王大人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