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开济心中感叹,元盛真是个奇人,就元盛那些诗作水平,比国子监的博士都高,元盛去听课,会让授课老师很有压力。
他以前倒是没听说过元盛精通算学,会试的算学题可不简单。
“会试的算学题比乡试要难上许多,我劝你有时间还是上一上李博士的课。”程开济好心劝道。
元盛说:“谢学正大人提醒,即便是会试,我算学也能得满分。”
程开济见元盛如此说,便没有再劝,“好,那我便帮你登记好。”
元盛在国子监不像在石鼓书院这么自由,但是没有办法。
古人的智慧很强,他要想在会试中取得第一名,就必须来国子监深造。
其他学子们心中则各怀心思。
有些人敬佩元盛,元盛不但诗赋好,算学也好?不,应该说是算学更好,竟然直接申请不上课。
还有些学子则觉得元盛太飘了,会试算学的难度是加倍的存在,元盛才进国子监,都没有好好听过李博士讲过课,也没有见过新题型,直接就说不上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元盛很快适应了国子监的生活。
听国子监这些博士讲课,元盛感觉他对四书五经中某些句子,又有了更多角度的看法,当然他也学习了一些策论的答题技巧,比石鼓书院的先生讲的全面一些。
期间,国公府世子徐建明几次邀请元盛去府上做客,元盛都拒绝了。
这人明显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家世,元盛心知肚明,徐建明无非就是想举办一个鸿门宴,搞一些幼稚的把戏。
元盛没有时间去这种场合装逼打脸。
徐建明则恼了,“元盛!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请你去府上做客,是看得起你!”
刘渊侯世子沈云舟附和道:“元盛,你不要觉得会试完你就功成名就了,你要走仕途之路,以后一定会与我们这些世家去打交道,难道你要彻底得罪我们吗?”
“你们两个搞搞清楚,你是国服府世子,不是国公爷,邀请我去你府上做客这件事,你先问问你爹。”元盛对徐建明说。
随后他又转头对沈云舟说:“你也回去问问你爹,看看你们这么跟我找茬,你爹同意不?”
沈云舟冷哼一声,“你真是好大的口气。”
一个小小举人而已,跟自己对话,都已经是他抬高了元盛的身价,元盛竟然还想跟他爹对接?
徐建明本来想揍元盛一顿,国子监监丞是父亲的朋友,应该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今他听元盛这么大的口,便想先回家问问再说。
如果元盛是虚张声势,他一定要将这个装逼货打个半死。
除了这两个不长眼的挑事外,国子监的李博士对元盛有些不满。
他已经听一些学子添油加醋地此事了。
会试的算学题比像是难了一倍不止,这个叫元盛的小子,竟然申请不上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