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的樱花纹铁门缓缓开启,程墨扶正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将《朝日新闻》记者证递给卫兵。西装内袋的微型相机贴着肋骨,胶卷槽里装着林婉清提供的磺胺粉样品——这是地下党运输线被截获的物证,此刻却成了他混入宴会的筹码。
“山下君来得正好!”穿燕尾服的领事馆参赞快步迎来,袖口金线绣着并蒂菊,“武藤领事刚问起满洲防疫报告的事。”
程墨用日语含糊应和,余光扫过大厅:武藤信义正与徐明山碰杯,香槟杯底压着对折的军事地图。钢琴师演奏的《樱花谣》忽快忽慢,竟夹杂着摩斯码的节奏——这是军统潜伏人员的预警信号。
(危险预警:九点钟方向侍应生托盘的银勺反光异常,疑似隐藏微型相机;武藤领事左手始终按在腰侧,可能携带掌心雷手枪。)
他走向冷餐台,夹起鱼生时袖扣扫过冰镇清酒瓶。雾气凝结的玻璃表面,映出身穿和服的女招待正用发簪调试留声机——发簪尖端泛着氰化物特有的桃红色。
“山下记者对刺身不满意?”武藤突然出现在身后,汉语带着大连腔。
程墨转身时“不慎”碰翻酒瓶,冰水泼湿对方衣袖:“领事阁下对《满洲日报》的谬误报道有何回应?比如去年抚顺煤矿的暴动死亡人数?”
武藤的笑容僵在脸上,程墨趁机贴近半步:“关东军提供的数字是37人,但我的线人说实际超过——”
枪声骤响!
吊灯水晶坠子炸裂纷飞,子弹击穿程墨刚才站立处的《满洲日报》。人群尖叫推搡中,他看见徐明山的手下从二楼包厢缩回枪管——军统的人要灭口,日军的人要灭迹,而真正的刺杀者混在其中。
**领事馆地下档案室,21:18。
程墨撬开第三排保险柜,武藤的指纹膜在黄铜锁上留下汗渍。成捆的“特别输送”文件滑落,照片上蒙着眼罩的平民被绑上防疫实验台,日期标注着1936年11月——比历史记载的731部队活体实验早了整整两年。
(学习能力激活:文件尾页签章人为关东军参谋次长今村均,其笔迹与三个月前奉天银行劫案勒索信高度吻合。)
他突然抽出钢笔式电筒照向通风口,两道新鲜擦痕显示这里半小时前有人潜入。顺着墙根水渍追踪到配电箱后,发现半枚带磺胺气味的鞋印——林婉清来过。
走廊传来皮靴声,程墨闪身躲进停尸冷库。白雾弥漫中,他摸到具盖着青天白日旗的尸体,掀开时呼吸骤停:死者竟是三天前在锅炉房爆炸中“身亡”的副官,太阳穴枪伤边缘有火药灼烧痕迹——这是贴近射击的处决方式。
(危险预警:冷库温度正在升高,门锁电子屏显示远程操控中。建议破坏控温系统争取时间。)
他砸碎控温阀的瞬间,尸体口袋里的怀表突然响起闹铃。掀开表盖,微型相机的胶片上竟显示着徐明山与青帮大佬在秦淮河密谈的照片,背景里的日历牌赫然是穿越当天的日期:1936年10月7日。
**金陵码头七号仓库,23:55。
咸腥江风灌进程墨的衣领,他蹲在货箱阴影中组装信号干扰器。林婉清提供的磺胺粉样品在月光下泛蓝——这是地下党通过教会医院搞到的稀缺药品,此刻却成了钓出内鬼的诱饵。
(学习能力激活:磺胺粉掺入的滑石粉产自南京栖霞山矿区,与青帮走私船货舱残留物成分一致。)
脚步声从集装箱夹缝逼近,程墨屏息抽出钢丝。来人却突然开口:“程组长用军统的饵钓日本鱼,不怕被鱼拖下水?”